回上一層        回首頁

義民廟十五大庄

前言
新埔義民廟的歷史
義民廟的今天
「義民廟事件」的震撼
結語
附註

 

壹、        前言

          提到義民廟,許多人會有似曾相識之感,不錯,全台

      以「義民」為名的廟宇數量十分可觀,尤其客家社會中,

      它的地位極重要,所謂「義民」,就是在臺灣拓墾社會環

      境下為保鄉除暴而犧牲性命的忠義之士。臺灣的義民多為

      死於朱一貴、林爽文、 吳福生、戴潮春等事件者(註

    一)。

台灣區的義民爺信仰,以新埔鎮的褒忠義民廟及屏東縣

      竹田鄉的西勢忠義祠為中心(註二)本報告即專指新埔義

      民廟而言。有人以為,義民爺與「有應公」同屬無緣鬼魂

      (註三)但本質上,普渡孤魂與祭義民爺,有極明顯的分

      別(註四)且南北義民爺在客家人心中亦神亦祖,成為信

      仰中心,神格不斷提昇,乾隆56年(1791年)便脫離有應

      公色彩,成為客家人最崇祀,最重要的信仰主神(註五)

      。其影響深遠,跨越了臺灣的近代與現代史,近來更由於

      「義民廟事件」而掀起喧然大波。以下我們將以文獻匯整

      ,實地考察並用之方式,探源尋根,細說這頁滄桑史。

 

貳、        新埔義民廟的歷史

          距今兩、三百年前,我們的祖先渡海來台,在拓荒過

      程中,親族鄉黨自然群聚而居,為了防備當時常有的盜匪

      與未開化原住民之滋擾,便由子弟壯丁勤練武術陣勢,聯

      庄合族相互支援,此即日後義民軍組成之武力基礎。

          清乾隆五十一年,彰化林爽文舉事反清,設府主盟,

      建元順天,受「萬歲」歡呼.冬十一月,彰化城破,不數

      日南路兵佔諸羅,直逼臺灣府城。十二月,北路王作陷淡

      水,廳治竹塹不保。其銳不可當,清廷為之束手,然爽文

      所部良莠不齊,所到之處姦殺擄掠,無辜百姓受災慘重,

      方其挺進至六張犁庄(今竹北六家地區),林先坤率子弟

      兵丁抗禦,並聯合王廷昌、陳資雲、劉朝珍等數股粵眾之   

        力,凡千三人,抗敵衛土,是義民軍之始。

          經六張犁,員山仔(今竹東鎮員山、頭重一帶)之堅

      守,終會同清軍重創來犯,克復塹城,再助清軍沿途追擊

      ,予清廷至偉之助。征戰中,義軍犧牲達兩百餘人,回師

      時由林、王遍拾忠骸,原擬歸葬大窩口(今湖口),惟車

      過鳳山溪後,牛竟不受驅使,後焚香跌筊,延師勘驗並徵

      得地主獻地,安葬合塚,此即枋寮義民塚之由來。清乾隆

      帝因義軍忠勇衛土,特頒親筆「褒忠」二字以為獎勵。林

      先坤等倡議建廟崇祀,落成後是為「褒忠廟」。同治元年

      ,彰化戴潮春舉事,義民軍為免鄉土再遭蹂躪,銜命二次

      出征,戰死者又達百餘人,歸葬枋寮,此即附塚之由來。

          光緒二十一年,臺灣因甲午戰敗而割給日本,廟宇毀

      於兵火,二十五年重建,越五年始成(註六)。日據時代

      ,當局推行皇化運動並強迫臺灣同胞改信日本神教,並破

      壞全島寺廟、神像,並沒收廟產。本廟亦在破壞之列,但

      因經理人的力爭,並至日本帝國議會陳情,終迫使原任總

      督下臺,改換政策,保全本廟,甚至使全省寺廟皆得免被

      廢(註七)。

          道光丁未年,林茂堂、劉維翰具帖邀新埔街、九芎林

      、大湖口、石岡子等四大庄士紳,倡將廟產交由四大庄輪

      流管理,三年一輪,週而復始。輪管庄頭負責春秋二祭。

      於是輪值祭典成為本廟特色,隨著地方開發,由四庄而十

     三庄、由十三庄至十四庄,目前十五大庄之輪值緣由即此

      。民國四十四年,政府公布明定農曆七月廿日為義民節。

 

參、        歷史之爭議 

          正因為義民廟是建立在一個變亂紛呈的時代,所以對

      此段歷史的定位有不少爭議,其中部分論點甚至可將義民

      的價值完全否定,以下就此等看法分析之。  

          最常見的是所謂「義民不義」之說,認為林爽文為反

      清復明之民族英雄,義民幫助清廷,自不夠格稱為義民,

      此論點肇始於連雅堂「臺灣通史」所標示之民族史觀(註

      八),有一位高姓議員也曾對此質疑(註九)。然而我們

      必須明白連雅堂所以持民族大義之史觀,是因他有濃厚鄉

      土情感並以「臺灣遺民」自居,而當時正值日據時代,只

      有宣揚延平大義以反清,方可發揚民族精神與日本「皇民

      化運動」相抗衡。若我們不能體會此民族史觀之時代意義

      ,固執此觀點,則未免武斷主觀(註十)。再說林爽文反

      清是不爭之事實,但復明則未必,甚且自立為王(註十一

      ),也可謂林案是單純抗官事件,並無所謂民族革命,政

      治改革(註十二),與其謂此事件是抗清的民族革命,不

      如說是抗官的群眾運動(註十三)。又以今日民族平等之

      觀點,我們有何理由一味灌輸學子「反清復明」之偏狹民

      族意識?當時祖先們身受有清律法之節制,效忠王朝,也

      是再平常不過的歷史真相而已(註十四)自辛亥革命以來

        
       ,「反清」與「排滿」混淆,成為民族精神教育下之具有

      高度價值意味之觀念,使後人不自覺將反清與民族主義加

      以連結,故清代臺灣大多數民變,被描繪成抗清義舉。且

      在肇建民國的先烈來說,排滿僅為一種過程和手段,建立

      民國,促進大同才是最後目地,故今日若猶將此民變附會

      於民族大義,議論「義民」與「不義之民」的分際,早已

      失去歷史教育之價值。(註十五)另一方面來說,林爽文

      所部龐雜所到之處燒殺擄掠,此因民變參與者多為稱作「

      羅漢腳」之無業遊民,其動機多與反清復明無直接關係,

      又據「平臺記事本末」,林爽文所率「烏合之眾,裂裳為

      旗,提竿為挺,皆以剽掠為事」,於是激生出許多相抗的

      義民組織。義民的產生,其根本 原動力便是對抗「亂民」

      所加諸當地社會的焚搶剽掠行為(註十六)。且義民收復

      竹塹後,更奠定北臺灣之偏安發展基礎。這種忠於社稷,

      以及捨身全義的情操,正是本廟歷經兩百年而香火鼎盛依

      然之憑藉。

          另外,有人以為義民軍的動機是閩客的仇殺,不可否

      認,義民在民變中難免有公報私仇等負面功能, 「彰化縣

      志」之論義民,有「若制之無法,則欲禦亂而反以召亂」

      之說法(註十七)。但如上所訴,民變中之義民主因自保

      而起,又在林爽文事件來說,林軍內部有不少客家子弟兵

      ,部份且為大將,而與清政府共同平亂者,也是閩客雜處

(註十八)。林爽文部下多為漳人,更發生與泉人相互仇

      殺之事件,迫使泉人參予義軍,又大殺漳人,反發生漳泉

      械鬥般之悲劇(註十九)。所謂亂民與義民作亂,其實充

      份顯示出了臺灣開闢時期的民風剽悍與嚴重治安問題(註

      二十),而不能以單一觀點論說。

          總之,我們實在沒有必要依民族史觀,硬將清代臺灣

      民變視作民族革命,而將當年的「義民」看成「不義之民

      」,而應據實際情況,就事論事,方得獲客觀公正之認知

     

肆、        義民廟的今天 

          今天的新埔義民廟,不但是客家人的信仰中心,而且

      是集會議事的場所,香火之盛,在台灣僅次於雲林縣的北

      港朝天宮(註二十一),而在全台分廟亦多達二十餘座,

      如前所述,義民節的輪值祭典乃本廟特色,每年義民節,

      總有一連串的活動,多彩多姿而令人目不暇給。

          義民節的活動,是從農曆七月十八日下午或十九日早

      上的豎燈篙開始,所豎燈篙有三根,即七層幡(天竿)、

      幡頭(地竿)、黑布(人竿)。再來則是「安大士爺」,

      大士爺亦稱普渡公、鬼王,乃普渡盛會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以竹紮紙糊而成。另將「寒林所」、「同歸所」、「金

      銀山」安置在其左右兩側。第二天午後,有放水燈以普渡

      水鬼的最重要習俗,由值年總爐主主持(註二十二)。早年

,鄉下村童常在河川下游攔截水燈,以撿取其中的銀錢。

          放過水燈後,義民節的事前活動已告一段落,輪值普

      渡區的人們運來神豬神羊普渡義民爺,豬羊棚的擺設非常

      華麗,因為它們都是經過激烈競爭脫穎而出的,其中神豬

      比重量、神羊比角長。筆者曾目睹家中及與親戚飼養之神

      豬,可謂養尊處優之至,電扇蚊香無一不備,聽說還有用

      高級中藥進補的,可見比賽的慎重其事與熱烈。待豬羊棚

      架設好後,一年一度的義民節普渡就在「拜天公」的儀式

      中揭開序幕,同時值年爐主也在此交接。第一階段的祭天

      普渡約到下午三點告一段落,接下來所有祭品都要普渡孤

      魂野鬼,因而把原來朝向廟門之祭品改朝向外方,而豬羊

      最後須運回本庄繼續普渡,並將神豬肉分送親朋好友。入

      夜後,道士僧人為普渡而忙碌,完後火燒大士爺、寒林同

      歸所,謝下燈腳,送神謝壇,義民節遂告一段落(註二十

      三)。

          在今天,義民爺的信仰可謂甚普及,在客家庄內的廟

      宇常設有義民爺神位,在一些家庭的大廳堂中,如筆者祖

      屋,便奉有義民廟分火的黑令旗,供在神桌右側,並有香

      爐。黑色旗幟是當年義軍出征時的行軍旌旗,今延為黑令

      旗,供信徙分香祈福。每逢慶典進香,信徙便攜令旗回廟

      參與,這是其他宗廟祭典所少見(註二十四)。甚至有來

  自海外的客家子弟,迎回香旗至義民廟「過爐」,充分反

      映出此信仰向海外發展,信徙虔誠,影響根深蒂固之程度

      (註二十五)。此外,客家子弟當兵,也多至義民廟求平

      安, 義民爺又儼然成為軍人的守護神。

 

              伍、義民廟事件的震憾

          正由於義民廟是客家人的信仰中心,故每逢大選舉,

      各候選人除了慣常所用拉「客家票」之手法,以自身親戚

      關係或相關政策為號召外,也常至義民廟上香,欲爭取客

      家人的支持,本次總統大選前各組人馬的活動,便是最佳

      例証,但選舉過後,卻多不見彼等再有關心客家權益之作

      為。

          事實上客家人在政治上的被忽視,已是由來巳久之事

      實,為此自然有許多人感到不滿。而在台灣的族群,自古

      以來便存在多種矛盾,尤其在解嚴後,因本士意識的抬頭

      ,加以部分激進人士對其他族群的不尊重,導至以閩南人

      為主的沙文主義心態,有愈演愈烈之勢。而此類衝突的真

      正浮上檯面,卻是在最近發生的「義民廟事件」,此事件

      不但突顯了前述問題之嚴重性,也對民進黨內部造成了難

      以彌補的分裂,甚至影響到總統大選。事情經過如下:

          民國八十四年七月二十一日晚,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第

      二階段初選,在新竹縣新埔枋寮義民廟舉行(地點係中央

      黨部選定並經兩位候選人同意),參選人許信良以五分之

      三的時間用客家話發言,結果以四七三八比八一○票大贏

      彭明敏三九二八票,導致彭明敏陣營向黨中央提出嚴重抗

      議,認為許信良採彭明敏無法了解之語言發言,是不平等

      競爭,要求黨中央制止。七月二十四日下午彭明敏召開記

      會,張千華等人對此提出建議,彭明敏重要幕僚旋即改口

      承認日前所發表的新聞稿不周延,並向出席記者會者致歉

      。次日民進黨中央黨部重申尊重母語政策不變,同時支持

      許信良有權利使用自己的母語發言。

          由於民進黨是國內最大、最本土化的反對黨,義民廟

      又是客家人的信仰中心,故彭氏陣營如此的做法,自然引

      起廣大激烈的回應。對客家人來說,在所謂的客家聖地竟

      因使用母語而被抗議,反彈之大可想而知,如此便使他們

      沉默巳久的聲音伴隨政治狂熱而爆發出來,即使許信良在

      此之前幾乎不曾於公開場合使用客家話。

          在客觀來說,彭明敏幕僚所擬對策可謂十分不智,雖

      然在事後彼等也為此提出道歉,但傷害卻難以撫平,最重

      要的是,它將族群間的摩擦擴大至爆發。雖當初選擇義民

      廟為初選場地亦值得商榷,因為「聖地」易激起宗教熱誠

      ,但語言平等未受重視,卻也發人深省。在諸多媒體上,

      巳有不少客家人對此批評。支持國民黨者藉此論說民進黨

      為「閩南黨」,支持民進黨者亦難以再暢論其施政理念而

      為本黨宣傳。另有人表明雖不支持從沒講過客語的李登輝

  ,但更不可能支持彭明敏,也有人表示將投廢票。總統大

      選後,彭氏慘敗,有著諸多不同因素,但上述語言平等的

      卻是一般人所忽略,同時也是未來執政者必需致力調和、

      解決的重要課題。

 

陸、        結語

 

          義民廟歷經前後兩百年,它在信仰精神上的影響已無

      庸至疑,但卻有愈來愈多人指出,現代人似乎已漸不能體

      認它的真義;新生代也多少認為義民廟活動的重點在祭祀

      慶典,未能普遍發揚義民精神,十分可惜(註二十六)。

      有學者提出「新義民精神」,即二千萬人民一體,共同抵

      禦外來侵略(註二十七),值得我們效法與體認!的確,

      全國各族群應早日取得共識與團結,為大我的福祉而奮鬥

      ,才能開創更美好的未來。真正發揚先烈為家國安定而犧

       牲奉獻的崇高節操。

 

               附註

 

 

     (一)楊鏡汀(民80):客家的宗教信仰。載於徐正光主

           編:徘迴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書局,頁

           104                                              

(二)劉還月(民83):台灣民間信仰小百科(廟祀篇)

           。台北,台原出版社,頁56

     (三)姜義鎮(民84)台灣的鄉土神明。台北,台原出版

           社,頁228

     (四)同註一。

     (五)同註二。

     (六)林光華(民78):褒忠義民廟之沿革。載於莊訓霸

           等主編: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特刊。新竹

           ,褒忠義民廟創建兩週年紀念慶典籌備委員會。頁

           49

     (七)黃炳戍(民75)走過滄桑歲月--日據時代廢廟抗爭

           祕辛。載於同註六,頁157

     (八)陳運棟(民84):義民乎,不義之民乎--重探林爽

           文事件與「義民」之舉。載於陳運棟等:新介客家

           人。台北,台原出版社,頁102

     (九)林光華(民78)把歷史的還給歷史。載於同註六,

           12

     (十)同註八 ,頁104

     (十一)同註九,頁13

     (十二)同註八,頁108

     (十三)同註八,頁110

     (十四)同註十一。

     (十五)同註八,頁114               

     (十六)同註十三。

     (十七)同註八,頁113

     (十八)鐘肇政(民82):發揚新義民精神。載於台灣客

             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台灣客家人新論。台北,

             台原出版社,頁27

     (十九)黃榮洛(民80):客家的台灣史。載於同註一,

             162163

     (二十)同註八,頁116

     (二十一)楊國鑫(民82):台灣客家。台北,唐山出版

             社,頁35

     (二十二)劉還月(民80):台灣的客家民俗。載於同註

             一,頁89

     (二十三)同註二十二,頁9091

     (二十四)褒忠義民廟兩百週年慶典記,載於同註六,頁

             52

     (二十五)同註一,頁106

     (二十六)同註二十一,頁3135

     (二十七)同註十八,頁30

 

回上一層        回首頁